明博新闻mbxw
“零食第一股”三只松鼠又要IPO重回百亿的营收是底气吗?
一条宣称要进军港股,“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。” 另一条则是一份“亮眼”的2024年财报,“公司2024年营收106.22亿,同比增长49.3%;净利润4.08亿,同比增长85.51%。” 这就意味着,若顺利过会,“国民零食第一股”的三只松鼠将成为国内首个A+H双上市的零食品牌。 然而,对比起茅台、伊利等消费领域的龙头能实现“A+H”双上市,三只松鼠仅4亿的净利润却布局双融资通道,这份“亮眼”的财报会是三只松鼠港股上市的底气吗? 根据公告,三只松鼠宣布,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公司发行H股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议案》《关于公司发行H股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方案的议案》等相关议案。 为进一步落实“高端性价比”总战略,强化“制造、品牌、零售”前后一体化的全面布局,进一步促进公司全球品牌知名度提升及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,拓展境外融资能力,经公司充分研究论证,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。 三只松鼠称,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,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(即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8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)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上市。 将时间回溯到2019年,彼时三只松鼠登陆资本市场取得“国民零食第一股”的头衔。不过,去了A股的三只松鼠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。公司IPO后,股价就像坐上“过山车”一般。先是一路猛涨,市值在2020年5月19日达到360.9亿元的最高点,紧接着一路猛跌,直到今天三只松鼠的股价也没缓过来,截至4月1日收盘,三只松鼠的市值只有107.6亿元,也就是说市值缩水约250亿元。 和股票下跌的趋势相对应,2020年之后三只松鼠业绩也持续下降,翻阅三只松鼠过往的财报,可以看到,自2019年成为国内首家营收破百亿的休闲零食企业后,三只松鼠的业绩一路走低,2020-2023年营收分别为97.94亿元、97.70亿元、72.93亿元、71.15亿元,分别同比下跌了3.72%、0.24%、25.35%、2.45%。 直至这份2024年的财报出炉,三只松鼠才结束了四年营收连续下滑的局面,2024年其营收创下历史新高,净利润也逼近历史最高点。 据2024年年报显示,公司全年营收达106.22亿元,同比增长49.30%,归母净利润4.08亿元,同比大增85.51%,在经历四年营收下滑后强势反弹,重回”百亿俱乐部”。 具体来看,报告期内,整体分销业务营业收入26.41亿元,同比增长超80%(其中因业务口径调整,原归属于线下分销业务的“平台分销”划转至综合电商)。截至报告期末,线家。报告期内,线亿元,其中国民零食店营业收入3.46亿元。 分产品看,三只松鼠2024年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坚果,明博体育注册2024年坚果收入同比增长40.76%至53.66亿元,占营收的比例下跌了3.07%至50.52%,烘焙收入同比增长38.26%至15.01亿元,占营收的比例下滑了1.13%至14.13%。 而综合品类收入同比增长85.06%至20.17亿元,占营收的比例增长3.67%至18.99%。 其中,三只松鼠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长了50.57%至98.25亿元,聚焦儿童零食的小鹿蓝蓝收入同比增长了35.01%至7.94亿元,其他品牌的收入同比增长了0.03%至0.03亿元。 从销售模式来看,三只松鼠去年来自线上销售的收入同比增长了49.06%至74.07亿元,占营收的比例为69.73%,来自线年三只松鼠将原本归属于线下销售模式的“平台分销”划转至线上,如果按照原口径计划,其线下模式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为33.85%,同比提升3.44%。 报告期内,明博体育注册三只松鼠第三方电商平台营业收入 74.07 亿元,占总营收的 69.73%。 依靠电商发家的三只松鼠,随着占据优势的淘宝、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流量日渐式微,抖音等新兴内容电商布局不及时,导致电商渠道规模收缩。 往年数据显示,上市前天猫、京东等传统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三只松鼠贡献收入占比超9成,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98.69亿元,但截至2023年末第三方电商平台所贡献的营收额已降至49.51亿元,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-15.84%。 不过从2024年报中可以看出,三只松鼠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营收贡献已开始回升,增至74.07亿元,根据财报,这主要是公司“抖+N”战略进一步推进的结果。 2022年至2024年,三只松鼠抖音平台营收额由5.51亿元增至21.88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99.27%,目前三只松鼠抖音系营收贡献额已超过天猫系、京东系。 不过,对于如今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依旧接近7成的三只松鼠而言,流量成本持续上升所带来的风险需要注意。 根据财报信息,2019年至2024年,三只松鼠累计使用广告平台服务及推广费近60亿元,其中仅2023年、2024年就用了20.02亿元。 代价也显而易见,2023年三只松鼠毛利率同比减少3.41个百分点至23.33%,2024年虽微增至24.25%,但相较于实施“高端性价比”战略前仍有差距。 这一点,从包括高性价比礼盒、组合装的“综合类”产品板块的营收变化来看或更为显著。 2022年至2024年,“综合类”产品营收额由8.73亿元增至20.17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52.00%,是期间成长最快的产品板块,同时也是唯一毛利率持续下滑的板块,由33.06%降至28.97%。 “松鼠老爹”、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,是一个有梦想的创业者,根据官网和公开资料,章燎原的创业基因始于安徽宁国的一隅。 2003年,从安徽工程大学毕业后经历短暂国企工作的章燎原,选择在老家创立“詹氏”山核桃品牌,以一家坚果炒货店切入传统线下市场。凭借对产品品质的坚持,章燎原逐渐在当地站稳脚跟,并将业务扩展至周边地区。这段经历不仅积累了供应链管理经验,更让他洞察到坚果品类的大众消费潜力,为日后转型埋下伏笔。 2012年,章燎原嗅到互联网电商风口,果断创立三只松鼠,将传统坚果生意搬到线上。凭借萌系IP包装、高性价比定位及“开箱体验”设计,品牌迅速在淘宝崛起,2013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,登顶坚果类目榜首。其“线上营销+代工生产”的轻资产模式,恰逢资本对互联网效率的狂热追逐——成立两个月即获IDG资本150万美元A轮融资,后续今日资本等机构持续加码,推动品牌进入爆发期。 至2016年,三只松鼠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,成为互联网零食代名词。章燎原同步试水线年开设首家体验店探索全渠道布局。2019年双十一,品牌以10.49亿元单日销售额刷新行业纪录,同年登陆A股成为“国民零食第一股”,市值一度冲至360亿元。 然而,高速扩张的代价在2020年疫情中集中爆发。依赖代工的三只松鼠遭遇供应链断裂,品控短板被放大:松子过氧化值超标、代工厂卫生问题等事件频发,消费者信任崩塌,市值缩水超80%。章燎原的“万家门店计划”亦受重创,截至2022年仅落地不足500家,被股民质疑“画饼”。 与此同时,外部竞争同步加剧:据Euromonitor数据,2024年三只松鼠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排名第五,坚果细分领域以6.5%市占率位列第二,前有洽洽、沃隆等传统品牌压制,后有良品铺子、百草味追赶。 加上抖音直播等新渠道更催生行业“野蛮生长”,根据知行咨询相关数据,抖音平台2024年强势增长,份额由2022年的26.3%提升至2024年的49.3%,淘系京东销售额几乎与2023年齐平。坚果在线%的增长,赛道陷入红海。 于是,2024年,不甘寂寞的章燎原再度变换策略,三只松鼠用投资、并购、合作意图扭转困局。对此,章燎原2024年底拿出2亿,收购了坐拥1800家门店的湖南零食量贩品牌“爱零食”。2024年10月,三只松鼠通过增资、借款等方式投资不超过1亿元,布局和孵化超大腕(方便速食)、东方颜究生(中式滋补)、巧可果(巧克力)、金牌奶爸(宠物食品)等新品牌。 同年,三只松鼠斥资6000万元收购拥有“华北第一实体批发仓库”的爱折扣。明博体育注册供应链上,三只松鼠搞出“一品一链”,建立多个集约供应基地,强化自主制造能力,降低综合成本。构建“品销合一”,形成248个扁平化“小而美”经营体,提升市场响应速度。总的来说,三只松鼠在2024年是用改革与创新,实现“降本增效”。 2024年5月,章燎原于三只松鼠全域生态大会上说自己和品牌:生来倔强,不认输,也没有失败可言。同时,章燎原给三只松鼠定了一个目标:2026年营收达200亿元。 对于这个目标,章燎原撂下狠线,章燎原的动作依旧不减,2025年1月,三只松鼠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安徽围裙阿姨食品有限公司,用于孵化预制菜品类新品牌“围裙阿姨”。 3月,三只松鼠注册登记咖啡品牌“第二大脑”,计划3年内冲击20亿销售额......与此同时,三只松鼠宣布进军饮料赛道,并推出60款硬折扣单品,涵盖果汁、功能乳饮、苏打水等多项饮料细分赛道。目前,三只松鼠已推出100%橙复合果汁、钙铁锌AD钙奶、毛尖茶啤三款产品,售价均低于10元。 三只松鼠被多次曝出涉及食品安全问题,遭监管处罚。就在2025年315前夕,三只松鼠还因面包发霉事件登上热搜,深陷食品安全的舆论风波。 在黑猫投诉平台,快消前瞻搜索“三只松鼠”,该商家累计投诉量达2548条,其中,投诉内容不乏吃出异物、无生产日期、产品发霉变质等食品安全问题。 港股上市的资本故事需要百亿营收的规模支撑,但若无法在低价与高质的天平上找到平衡点,三只松鼠或将陷入规模越大、风险越高的增长陷阱。章燎原冲向港股的倔强,究竟是破局者的孤勇,还是冒险者的执念?快消前瞻将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