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博新闻mbxw
蒲长文:种出幸福好“薯”光
蒲长文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麦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踏入嵩明麦冲村的山峦,入眼便是热烈而独特的红土地,映照着全国人大代表蒲长文和当地村民勤劳致富的坚韧与赤诚、质朴与纯净。 “这是宝宝果,长得漂亮吧”“别看小小的,烤一烤可甜了……”蒲长文邀请大家一起挖蜜薯,感受海拔2000多米红土地的甜蜜馈赠。 顺着田埂向前走,蹲下身子,只见他紧握铁锹,用力一撬,泥土松动,颗颗圆润饱满的红皮果果破土而出。他小心翼翼拨开土块,教我们戴着手套顺着红薯的形状,一点点抠挖着周围的泥土,一个个新鲜漂亮的蜜薯展露全颜。欣喜之余,蒲长文也打开了话匣子。 在蒲长文看来,他与红土地的缘分是刻进骨子里的。在职高学习农业知识,立志要改变父老乡亲贫穷的生活。毕业后,他做过送菜员、种植员,系统学习了绿色蔬菜的全套种植技术。 “只要有技术,走到哪里都不怕”。在熟悉了蔬菜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后,这个“大山的儿子”回到村里,带着村民们共同种植生菜。刚开始,村民们兴致并不高,谁都不愿把一家人的生活希望压在小小生菜上。 蒲长文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经他挨家挨户、苦口婆心地劝说,几个亲戚朋友瞻前顾后地试种了30多亩。 在红土地的滋养下,田野里一片绿意盎然,这是村民们致富的希望在生根。如今嵩明、寻甸有超过870户农户种植蔬菜,每年为种植户们增收600多万元,10多个贫困村近2000多人走上致富道路。 “梦想带着我到北京参加人代会,我想通过这样的盛会,让全国人民看到云南的发展,看到嵩明的变化。我要抓住机会宣传更多的农特产品,让更多人认识云南、认识嵩明。”蒲长文回忆起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时,仍难掩激动之情。 在蒲长文看来,“全国人大代表”不止是一种政治身份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“关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,必须认真对待、及时回应。”成为代表后,蒲长文深感使命在肩。山坡上、田埂里、农机上都有他的身影,种植培训室、田间大讲堂、高校调研行等活动中都有他的足迹。 “我种菜这么多年,和农民打交道最多。”蒲长文说,成为代表后,重点关注三方面的事,一是农村及集体经济合作社如何发展;二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;三是农业现代化问题。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红土地,不断思考着、探索着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路子。明博体育入口 “要想口袋富必须得多条腿走路”。2024年参加完人代会回来后,蒲长文积极响应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的号召,将目光从生菜“瞄”准了更具经济价值的蜜薯。明博体育入口当年就种植了310亩高端蜜薯,“生菜大王”开始“甜蜜转型”。 蒲长文还专程邀请了云南省市县农业专家成立“专家小院”,走企业+合作社+基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。下一步,他表示,要打造好“滇中粮仓 人民粗粮”等生态农产品品牌,将“种庄稼”变成“种风景”,融合形成休闲农业、绿色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业态,实现“种植一片蜜薯、发展一个产业、链接一批农户、富裕一方百姓”的美好愿景。 “代表平时话很少,只有在田地里最自在”,大家都笑了起来。是啊,这里是他的“王国”,有说不完的话,走不完的路,明博体育入口做不完的事儿,蒲长文和村民们一起,朝着幸福的“薯”光一直向前奔走……